
八段錦練習中
岳塘融媒4月10日訊(通訊員:戴娟娟 粟羿寧)“雙手托天理三焦,左右開弓似射雕……” 每天上午10點,書院路街道機關大院準時響起舒緩的導引音樂,幾十名干部職工整齊起身,在專業(yè)老師的帶領下舒展筋骨,一套融合傳統(tǒng)養(yǎng)生智慧與現(xiàn)代職場需求的“工間八段錦”在這里悄然興起。這場由街道文化綜合服務中心牽頭的健康行動,不僅成為職工熱議的“養(yǎng)生新寵”,更以科學實證的健康效益,為基層工作者的高效履職注入新動能。
作為基層治理的“神經末梢”,書院路街道職工長期面臨高強度、連軸轉的工作節(jié)奏,肩頸勞損、睡眠障礙、情緒焦慮等“職場病”普遍存在。據2024年職工體檢報告顯示,超70%人員存在不同程度亞健康狀態(tài)。為此,街道文化綜合服務中心定制“工間八段錦”計劃,將千年養(yǎng)生功法轉化為碎片化、場景化的健康解決方案。
當八段錦遇上工間操,傳統(tǒng)養(yǎng)生智慧在基層治理一線煥發(fā)新活力。書院路街道的探索印證:健康不僅是個人福祉,更是團隊戰(zhàn)斗力的重要保障。正如街道書記宋浩在方案啟動時說:“只有守護好職工的身心健康,才能讓基層工作更有溫度、更有力量?!?nbsp;
未來,書院路街道計劃將八段錦推廣至社區(qū)和學校,讓這一“綠色養(yǎng)生法”惠及更多人。正如一位參與者所說:“10分鐘換一天神清氣爽,太值了!”
隨著“健康中國2030”戰(zhàn)略深入實施,基層單位正從“疾病管理”轉向“健康促進”。書院路街道的實踐表明,將傳統(tǒng)養(yǎng)生文化與現(xiàn)代職場需求深度融合,既能破解亞健康難題,更能構建積極向上的組織文化,為新時代基層治理提供了可復制的“健康賦能”樣本。
責編:于楊
來源:岳塘新聞網
版權作品,未經授權嚴禁轉載。經授權后,轉載須注明來源、原標題、著作者名,不得變更核心內容。
“面包媽媽”黃文韜:身殘志堅勇闖創(chuàng)業(yè)路 用雙手揉出生活的甜
老細屋里&崔老板蟹鉗:強特色、優(yōu)服務、樹標桿,推動“吃在湘潭”品牌火起來
書香岳塘:暢游書籍的海洋——小谷吖循環(huán)書倉
禁燒秸稈護生態(tài) 巧用廢料變資源
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記憶”文化打卡點:昭山
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記憶”文化打卡點:法華山
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記憶”文化打卡點:山市晴嵐
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記憶”文化打卡點:昭潭
下載APP
分享到